查看原文
其他

慈禧葬礼、最早汽车拉力赛、发现香格里拉…100年间摄影的各种“第一次”

张明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9-07-12

点击上方“中国摄影出版社”关注我们



当我们翻看《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时,发现1844年至1949年百余年间近百位外国来华摄影师,他们在中国的摄影行为创造出了无数次“第一”。作为发生在中国的历史的一部分,这些个“第一”无一例外的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作为影像存在的历史。昨天推出该系列的上篇:


100年历史里摄影的各种“第一次”


今天推荐的下篇里,有更多精彩的“第一次”……



中国最早的汽车拉力赛记录者


吕吉·巴津尼


中国最早的汽车拉力赛是在一百多年前举办的。1907 年3 月,法国《晨报》提出要举办一次“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这在当时可谓一个惊人的创意。大赛启事在该报刊登后,立即引起了欧洲各国赛车迷的热烈响应。短短几天内,就有25 名赛车手踊跃报名,其中包括意大利著名赛车手、旅行家博盖塞亲王(Prince Borghese),而且他最终取得了这次拉力赛的胜利。意大利一家晚报的记者吕吉·巴津尼搭乘博盖塞亲王的车全程采访并记录了这次汽车拉力赛。


北京市民围观西方参赛汽车。1907 年。


车队开出北京的北城门—— 德胜门时的情景。1907 年。


从全程采访报道此次活动的意大利记者巴津尼留下的照片中,人们看到了一百多年前汽车拉力赛的场景:在拉力赛开始前,北京市民在参赛的汽车前围观,他们显然被这一新鲜事物所吸引,憨厚的脸上充满好奇;在河北农村,农民们从未见过汽车这种怪物,于是停车时,人们纷纷驻足围观。


一百多年过去了,随队的巴津尼当年留下的影像资料为我们重温了百年前的汽车拉力赛,提供了可视且翔实的史料依据。这些照片使我们看到当时新生事物初次进入中国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应。同时,也让如今的我们感受到百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中西文明的一次碰撞。


慈禧太后葬礼的目击者

亨利·博雷尔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 年11 月15 日),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在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74 岁。她的葬礼于宣统元年十月(1909 年11 月)隆重举行,王公大臣、各国外交官、商业权贵、报界记者等参加了晚清政府最豪华的葬礼。其中,阿姆斯特丹《电讯报》记者亨利·博雷尔目睹了慈禧太后的葬礼,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来。


他描述道:“(1909 年11 月9 日)在这个阴霾的冬日凌晨6 点,天上刮着刺骨的寒风,我身裹裘皮大衣,坐在一辆旧黄包车里,穿过空旷的街道,向东直门赶去。在东直门外的一个小土丘上,外务部官员们专门为各国公使馆所和在京外国人搭建了一个带顶棚的看台。我亲眼看到了盖着金黄色柩布的太后灵柩被缓慢而庄严地抬过了北京灰色的土丘,那里面躺着慈禧太后的尸体……当她藏匿在灵柩中从我身旁经过时,我尊敬地脱帽致敬,向这个敢于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的高雅艺术家鞠躬敬礼。”


慈禧太后的灵柩由轿夫们抬着经过博雷尔所在的看台。1909 年11 月9 日。


葬礼行列中的骆驼队驮着前往西陵途中搭建帐篷所需的物品。1909 年11 月9 日。


作为一名外国记者,博雷尔拍摄了他所能见到的慈禧葬礼的全过程:从为葬礼专门制作的冥船到葬礼专用的御道,从慈禧太后庞大的灵柩到抬着灵柩的身穿猩红色绸缎衣服、帽子上插着黄色羽毛的众多轿夫,从接待西方外交官的清朝外务部官员到驻京外国公使的送葬队伍。博雷尔拍摄的照片将清朝末年最庞大、最豪华的葬礼呈现在我们面前。今天,从这些老照片所传递的信息里,人们品味到皇族的尊贵荣耀,体会到在封建皇家特权制约下平民百姓的生存状况。


百科全书式的四川影像记录者

路得·那爱德


20 世纪初,路得·那爱德(Luther Knight)来到中国,他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自己眼中的中国万象,特别是他对四川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记录。


1910 年7 月7 日,那爱德乘坐日本“汤巴马卢号”轮船离开美国西雅图(Seattle),8月2日到达中国上海,10 月沿长江溯流而上,经汉口、重庆抵达成都,在四川高等学堂教授算学、化学、地质学和矿物学。他在中国只待了两年多的时间,却经历了中国历史中一段重大的变革时期和动荡岁月。民间哗变、武装起义层出不穷,铁路国有政策就像一根导火索,首先点燃了四川的“保路运动”。然后,又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连串的革命——武昌起义,湖南、湖北、江西、云南等省的相继独立,延续近300 年的大清国分崩离析,中华民国随之建立。之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成都青龙场的集市。成都北郊,1910 年。


城南宅院人家。成都,1911 年。


那爱德所拍摄的照片,记录了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这段历史,也记录了处于变革时期成都的旧城概貌、庙会集市、天府农事、民族风情。此外,这些影像还呈现了上海、长江三峡、南京古都等地的风俗民情、市井百态及自然风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摄影艺术价值。


第一个发现“香格里拉”的西方人

约瑟夫·F. 洛克


约瑟夫·F. 洛克,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地理学者和人类学家。1922 年至1949 年,他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农业部、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的身份,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一带生活了27 年。


准备渡河的人们。中国西南地区,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丽江古镇风貌,当年这座位于滇、川、藏交通要道上的古镇拥有滇西北最大的集市。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1928年至1931 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连续刊载了洛克关于介绍稻城亚丁等西南地区人文、地理概况的文章和图片资料,引起巨大轰动。文章中说他在稻城亚丁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三座雪峰,稻城不愧为西藏人民的佛教圣地等。而洛克提到的“稻城”,日后成为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构思“香格里拉”的灵感来源。1931 年,以发现神秘“香格里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由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创作完成。


洛克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老照片为我们今天了解西南地区的民风民俗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拍摄的“香格里拉”风光更使世界掀起了探寻中国西南美丽王国的热潮。


第一个进入中国红色区域的西方记者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从1928 年第一次来中国,先后在中国居住了13 年。期间,他撰写了大量介绍陕甘宁边区的文章,并最早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红军炮兵。1935—1936 年。


贫穷的孩子在读书。1936 年。


1936 年,斯诺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经过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是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经过4 个月的采访,他写出了轰动全球的《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 )及大量报道文章,实地拍摄了许多照片,公正、客观地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方针,以及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他撰写的《西行漫记》影响了无数关注中国抗战的西方人,使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


第一个来到延安的欧洲记者

瓦尔特·博萨特


1931 年,为多家欧洲媒体供稿的独立记者瓦尔特·博萨特(Walter Bosshard)来到中国,开始记录和报道中国。他用相机记录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他所拍摄的照片内容涉及当时中国的多个层面。博萨特留下的影像为我们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百态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资料。


特别是美国摄影记者埃德加·斯诺到陕北的采访报道发表后,引起了在华境外媒体记者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极大兴趣。他们想方设法疏通渠道,希望能够获准进入神秘的革命圣地——延安去实地采访。1938 年初,博萨特从北平到武汉,在周恩来、林伯渠等人的
安排下,于1938 年春与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阿·斯蒂尔(A Steele)一起,随八路军运输物资的车队前往延安。经过6 天的颠簸,博萨特到达了延安。


抗大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延安,1938 年5 月。


戴防毒面具和钢盔的中国军医。约1938 年。


最终,博萨特不仅拍摄到了延安的许多景象,包括延安城内的标语、孩子们用书本做球拍打乒乓球、百姓居住的窑洞等;还拍摄了一部22 分钟的电影纪录片,其中有毛泽东的活动,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关于延安的电影记录。博萨特是第一个来到延安的欧洲记者,并且是第一个为延安留下电影记录的人。他对延安的报道发表在《生活》杂志上,成为继埃德加·斯诺之后又一位向世界介绍延安红色政权的记者。


新中国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乔治·海德姆


乔治·海德姆(George Hatem,中文名“马海德”)是新中国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他为发展中国的医疗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早在求学期间,乔治就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强烈的治病救人责任感使他决心到中国去行医。


1933 年11 月,他孑然一身来到中国。1936 年初,乔治应邀来到宋庆龄家,得知中共中央准备邀请一位外国医生和一位外国记者到边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经宋庆龄推荐,他和斯诺一起奔赴延安。在陕北的实地考察,使他决心献身中国的医疗事业。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马海德,并请求参加红军。


延安大学。陕西,1947 年。


马海德工作过的延安国际和平医院。陕西,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提出了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他的请求,使他有幸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此外马海德在陕北期间,利用工作之余拍摄了大量照片。他将镜头直接对准普通百姓,拍摄的视角往往是最能反映边区百姓生产、生活的场景,如纺棉花的村民、做鞋的妇女、制砖的农民、延安的街道等等。从照片上,我们看到朴实的村民用传统纺车纺线的身影;街道上,依然可以看见百姓的日常生活;延安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军民的学习、生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第一位美国战地女记者

玛格丽特·伯克- 怀特


玛格丽特·伯克- 怀特,美国《生活》杂志的女摄影记者,生于1904 年6 月,是第一位美国战地女记者。


在中国抗战时期的重庆,她拍摄了大量的新闻与人物照片,如1941 年孔祥熙博士的夫人宋蔼龄与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姐妹合影的照片。这是在日本轰炸珍珠港的第二天,宋子文给宋美龄拍电报,请宋美龄赶快派飞机到香港接宋庆龄和宋蔼龄到重庆。这也使得宋氏三姐妹有机会在重庆相聚。“二战”时的中国孤儿的照片,表现的是孤儿们一边唱着《轰炸机》中的一段歌曲,一边模仿空袭时他们应该如何进行防范的动作。


“二战”时的中国孤儿一边唱《轰炸机》中的一段歌曲,一边指着天空想象空中的轰炸机。重庆,1941 年。


“二战”时的中国孤儿一边唱着《轰炸机》中的一段歌曲,一边蹲下为预防空袭做准备。重庆,1941 年。


玛格丽特·伯克- 怀特是一位杰出的新闻摄影师。她拍的照片由美国空军和《生活》杂志共同使用,具有很高的社会学价值,为纪实摄影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用柯达彩色反转片记录昆明的第一人

克林顿·米勒特


70 年前,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岁月里,一名美国军医来到了中国昆明,目睹了那段历史,并用镜头记录了中国西南地区这座美丽、纯朴的城市。他就是克林顿·米勒特(Clinton Millett)。


克林顿·米勒特,医学博士,1910 年出生于美国。1945 年,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援华美军中的一员,米勒特曾在中国昆明担任美国陆军第172 医院的副院长。当时正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关键的时刻,成千上万的援华美军来到中国,在云南和缅甸的战场上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克林顿·米勒特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到中国支援抗战的。


卢汉公馆美军陆军第172 医院。云南,1945 年。


昆明街市上的赶集大队。云南,1945 年。


在昆明期间,克林顿·米勒特博士用世界上第一代柯达彩色反转片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反映昆明风土民情的照片。照片将70 年前昆明这座美丽城市的色彩,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米勒特拍摄的照片中,狭窄破旧的街道、饱经沧桑的城门、金碧辉煌的牌坊、鳞次栉比的店铺、五百里的高原明珠滇池、红白喜事的行进队伍、黄包车、小帆船等等,所有这些景象,都通过他的镜头保留了下来。



图文摘自《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


(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张明 编著

定价:128元

中国摄影出版社


拓展阅读

10年后再版,这本书集结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珍贵影像

想要了解中国早期摄影史,这本书不能缺!              

她是德龄公主的妹妹、慈禧的御前女官,出身贵族又是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女舞蹈家

将摄影术带入中国的第一人,竟是他

1844至1949:100年间熟悉的影像和被遗忘的摄影师

100年历史里摄影的各种“第一次”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书


中国摄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阅读与生活

微信ID:cpphphoto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